贵州省政府新闻办1月6日召开的《贵州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》新闻发布会介绍,国发〔2022〕2号文件明确,贵州要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,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。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,贵州下决心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。2022年12月,《贵州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》正式下发。
方案从顶层设计着手、从近期和远期着眼,明确了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施路径、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,由5个部分组成。主要是锚定2025年、2030年两个关键时间节点目标,通过推进10项重点任务、施行8项支持政策、落实4项保障措施,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,夯实能源稳定保障供应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。
方案全力解决煤矿“小散弱”的问题,明确了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、实施“六个一批”分类处置、严格煤矿项目准入等目标任务,加快推动煤矿规模化发展。
方案积极破解煤矿涉法涉诉影响生产建设的问题,针对破解涉法涉诉难题,提出“一企一方案”开展专项攻坚行动,并明确了省、市、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。
方案加快补齐煤炭产业发展短板的问题,从强化煤炭人才供给、推进煤矿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改造、保障矿井供电安全等着手,力求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。
从数据上来看,方案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实现整体性提升、质的变化,力求实现以下4个目标。
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到2025年,60万吨/年以上生产煤矿产能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、达到70%以上。到2030年,生产煤矿平均产能90万吨/年以上。
供应能力大幅增强。到2025年,生产煤矿产能提升6400万吨/年、达到2.5亿吨/年,原煤产量提高4500万吨、达到1.8亿吨、力争2亿吨。到2030年,生产煤矿产能3亿吨/年,原煤产量2.4亿吨。
智能化水平加快提升。到2025年,煤矿基本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,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占比达65%以上,累计建成智能煤矿50处以上。到2030年,煤矿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,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占比90%以上,基本实现智能化采掘作业,累计建成智能煤矿100处以上。
安全形势根本好转。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,重大灾害防治和安全监管效能显著增强,较大及以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,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。
贵州省能源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陈华表示,方案的出台,得益于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,得益于各省有关部门、单位的协同合作。下一步,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统筹发展和安全,围绕建成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,全力推进方案落地落实。
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凡本网注明"来源:煤炭网www.thereefdivers.com 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为"煤炭网www.thereefdivers.com "独家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来源:煤炭网www.thereefdivers.com ",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,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。
版权所有:中煤远大 注册商标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犯
网站技术运营:中煤远大(北京)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
京ICP证120289号 京ICP备18023690号-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